12月1日,今冬第四場寒潮來襲,東北將成為此次過程降溫、降雪的中心,局地降溫超10℃,或再現大暴雪。同時,12省會級城市最低氣溫將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。寒潮什么時候影響你家?雨雪何時最強?今年寒潮為何如此頻繁?關于寒潮的七大問題,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為你解答。
從11月4日開始,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一波寒潮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,像東北多地下起大雪,而南方則以降溫為主,就連深圳近期最低溫都只有四五度。那么,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?2021年是六十年一遇的極寒冬天?中央氣象臺專家最新回應如下:
一、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?
今年冬天有多冷暫時還不知道,因為誰也無法預測得到整個冬季的天氣情況,而今年冬天才剛剛開始,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可能會比去年還要冷。
11月8日,根據中央氣象臺專家最新回應表示,11月上旬發生的此輪寒潮結束后,會有一些回暖,但幅度較小。
未來10至15天仍然有冷空氣活動,強度不及此次,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。像小編所在城市長沙,在11月7日出現了大風降溫,而8日就已經轉晴,溫度也已經升高,未來一周長沙氣溫最高可達19度。下面帶來今年冬天會比較冷的幾個原因如下:
1.冷空氣活動頻繁
在立冬前,我國就迎來了最強冷空氣,導致多地氣溫下降,像北京等多個城市都迎來了初雪。
而根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表示,此次寒潮過后,在未來十至十五天還會有冷空氣頻繁的活動,影響我國部分地區,并帶來降溫,導致今冬平均氣溫比往年要低,大家要記得做好防寒措施。
2.前冬暖后冬冷
11月6日,湖北省氣象局發布2021年冬季氣溫預測,預計今年進入冬季的前一段時間會比較暖和,但后半段可能會比較冷,還會出現較強的階段性低溫冰凍雨雪天氣過程。
也就是12月上旬、12月底至1月上旬、1月下旬前期、2月上旬可能會出現低溫雨雪天氣。而1月底正好是春節,不知道今年春節會不會非常的冷。若比較冷,還得準備厚一點的衣服。
3.受西伯利亞影響
我國北面是蒙古國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,而今年西伯利亞氣候寒冷,所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主要就是來自這些地區。
而我國和俄羅斯接壤的地區有滿洲里、綏芬河、黑河、琿春;和蒙古國接壤的地區有二連浩特市、哈密等。
二、2021年是六十年一遇的極寒冬天?
2021年冬天并不是六十年以一遇的極寒,雖然說今冬受拉尼娜和冷空氣頻繁活動影響,會比往年較冷一點,但并不會出現極寒的天氣情況。而且多地地區的氣象局都發布通知稱,今年冬季上半段以暖冬為主,但后半段就會比較冷。
在2月份的時候,我國北京、河北等地就受寒潮影響,出現了歷史最低氣溫。而2022年上半年冬季天氣情況如何,估計還是以冷為主,但不會出現極寒的情況。極寒天氣一般有以下幾種現象出現:
1.溫度
根據氣象專業制定的寒冷程度等級表顯示,氣溫從-40℃以下至9.9℃,由低到高一共分為8個級別。其中一級為極寒,氣溫在-40℃以下的天氣。
2.冰崩
是極寒天氣出現的一種導自然現象,當水在零度以下流到地面的時候,會和巖石一起結冰。
總得來說,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現在還無法預測,主要以前冬暖后冬冷為主,所以也并不會出現六十年一遇的極寒冬天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今冬我國冷空氣會活動的較頻繁。
為何寒潮如此頻繁?
“這和已經形成的拉尼娜事件有一定關系!睆埦攴Q,通常在拉尼娜事件影響下的冬天,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會偏強,同時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,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明顯,冷空氣一來,又出現明顯的降溫,氣溫大起大落幅度大,容易達到寒潮標準,人們會感覺寒潮頻繁。
今年11月1日至28日中東部多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。
11月以來寒潮頻繁,但截至11月28日,中東部多地氣溫仍較常年處于偏暖狀態。從目前預報來看,12月上旬冷空氣勢力又將變弱,全國大部尤其是北方偏暖的情況或將延續。
這個冬天還有寒潮嗎?
此前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今冬預測消息稱,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,勢力偏強,中東部地區氣溫總體以偏冷為主;同時預測今冬將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。
周兵表示,對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統計結果表明,冬季到次年春季,拉尼娜年一般會出現19.1次冷空氣過程,其中有3.4次可達到寒潮等級。
目前,位于北極極地的冷渦中心位置有偏向東半球的傾向,因此,明年1月至2月,寒潮發生數量還有可能進一步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