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,果園增施有機肥能顯著改良土壤性質,提高水果品質。一個好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要達到3%以上,而我市的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在1%以下。那么問題來了,投放多少有機肥才能使果園土壤有機質增加1%?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。
土壤有機質泛指土壤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機化合物,主要來源于植物、動物及微生物殘體,其中高等植物為主要來源。
在自然土壤中,地面植被殘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機質的主要來源,如樹木、灌叢、草類及其殘落物,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機殘體。
在果園中,雖然地面植被(包括果樹和雜草等)殘落物和根系、土壤微小生物的遺體及分泌物都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,但其為土壤有機質的貢獻每年不會超過0.1%,算上土壤微生物的消耗和植物的利用,實際增加值更小。
這也是為什么在當前普施化肥的模式,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的原因。
因此,增加果園土壤有機質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增施有機肥。
果園的耕作層厚度一般在0.5米以上,土壤容重1.3,那么一畝地耕作層的重量為667x0.5x1.3=433.55噸。按照農業部標準,有機肥中有機質含量≥45%,以50%計算,則每畝土壤要想平均增加1%的有機質需要的施肥量在433.55x1%÷50%=8.67噸以上。
由此可知,果園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,而是一項艱巨而長久的系統工程。
除了增施有機肥外,果園生草、枝條粉碎發酵還田等都是增加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有效措施。
草木灰是優質鉀肥和土壤疏松劑,可提高果樹抗旱性,使其枝葉青綠,增強光合作用,減少花果脫落,促使花、果著色鮮艷,提高果實品質。同時,還是果樹病蟲害的“克星”,能防止早期落葉,防治果樹根腐病。
用草木灰防治果樹根腐病的方法是:松動果樹根旁土壤,并輕輕扒除根際土壤,露出根系,用小刀刮去根上病皮,晾根2——3小時,將新鮮草木灰撒在病根四周,再覆土埋根,經過這樣處理,根腐病即可根除,果樹吸收水、肥的正常功能得到恢復。
為解決果樹爛根死樹的問題,筆者建議:在施肥上要徹底走出化肥當家的誤區,盡快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狀。對成齡果樹要連年足量施用發酵腐熟的人糞、豬糞、牛糞、羊糞、雞糞等。
如果農家肥不足,要大量施用蒲公英牌生物有機肥或其他優質商品有機肥,并根據產量的需求、果樹的營養規律、根系分布情況,在施肥量、施肥時間和施肥方法上做到科學合理。
如果土壤瘠薄或樹勢衰弱,可結合秋施基肥每畝配施尿素20千克。為解決缺鉀問題,七、八月份可追施50%高鉀沖施肥12——16千克或硫酸鉀15——20千克。在秋施基肥的同時應盡量做到落葉、雜草或作物秸稈埋入土中。